航海科普--航海礼仪知多少
发布日期:2024-12-27 作者: 点击:
航海科普--航海礼仪知多少
作者:胡月祥(航海衣羊)
网友信息,说海军两栖攻击舰举行下水仪式,就询问衣羊船长:“@衣羊船长 报道讲军舰掷香滨酒了,没看清,军舰下水有讲究么,军舰应该是雄性了,让个女性来参与有些弱化了。”
衣羊船长就航海文化之习俗回答:
是的,船舶下水仪式航海文化之一,是航海人员敬畏海洋环境的习俗,希望远古的航海灾难永远不要发生的寄托。
世界上任何种类的船舶都是“她”!所以载飞机的船舰也叫“航空母舰”,决不可能叫“航空父舰”的。
至于谁去敲香槟酒,现在都是电子遥控,你看不出谁去敲。我也不去臆测了。
掷瓶礼是基督教传承下来的,意思是为新生儿诞生庆祝,在新船下水或出厂敲香槟酒瓶是女性,又被船长尊敬地称她为“教母”,当然在我国,即要尊重世界航海传统,又不想被“教义”羁绊,干脆用电子遥控了之了,以难得糊涂,得过且过了。不像航企明明白白声明请知性女子去敲了,即教母行掷瓶礼了。这大概就是制度和文化相融的洋用中用吧。
不过,也有很多有权势的人物就不信这个“邪”,一定要与女性决雌雄,抢女性做的事。还美其名曰尊重领导的意愿。你看伊丽莎白二世就为她的航母敲香槟酒瓶了。连韩国尹锡悦也叫他老婆作为教母为一艘护卫舰敲香槟酒。凡此种种,农耕文化的传统总是扭扭捏捏,不敢大方正视西方人的航海文化习俗,就把掷瓶礼敲碎作用庆祝的象征意义了。另外,从北洋水师到民国海军,传承了一个不对外的仪式,就是在战舰入战(列)时,全舰将士列队甲板,用白酒来祭全船甲板的“喷酒礼”,以示赴死壮行,誓死捍卫国家海洋利益。
海军在进出港时,进行站坡礼!友军将领友好访问时,舷梯吹水兵哨礼!过各种节时挂满旗(信号旗)。
还是在海上商船见到军舰时,双方互降、升国旗三下,作为致敬礼!等等。
海军吹哨礼仪
海军吹哨礼仪主要包括鸣哨一长声和鸣哨两短声。
鸣哨一长声:通常表示“全体立正,敬礼”。在海上阅兵仪式中,当受阅舰艇通过检阅舰正前方时,受阅舰上官兵会按照“水兵哨”所发出的指令进行动作,全体官兵行军礼或者注目礼。
鸣哨两短声:通常表示“礼毕”。在通过受阅区域后,鸣两短声哨音,就是“礼毕”的命令。
这些礼仪在风帆战舰时代就已经存在,主要是为了传达舰长命令,确保舰上人员能够更好地执行作战任务。在现代海军中,这些礼仪仍然被保留,作为海军文化的一部分。
满旗和满灯:满旗和满灯是海军的传统礼仪之一。在重大节日、阅兵、迎接本国以及其他国家政府和军队领导人、迎接来访的外国军舰、出国访问期间停靠外国港口时,会悬挂满旗和满灯。满旗按照两头一尖的排列方式,悬挂于主桅杆并连接舰艏及舰艉的旗杆上。
站坡:站坡起源于帆船时代,是海军传统礼节之一。常在舰艇离靠码头和接受检阅的时候使用。分区列队时,舰员面向舷外,根据需要可两舷分区列队,也可在一舷分区列队。分列舷边,双腿岔开,双手背后。
在风帆船年代,水兵还有另外的站风帆横桁礼仪。
鸣笛:鸣笛礼仪在执行某种礼节或进行某项活动时使用,如首长登离舰艇等,船舰上举行逝者海葬等。当然鸣笛长短是完全不同意思、环境、气氛的表达。
鸣放礼炮:鸣放礼炮是海军礼仪中的一种,通常在重大场合或仪式中使用,以示敬意和庆祝,如海军司令上船鸣21响礼炮,依次级别为19、17、15、13……。然而新舰长接任老舰长时,鸣1响礼炮。
据说,现在也没有这些繁琐的礼炮伺候“司令”了。鸣礼炮成为国家级接待外国元首的待遇了。而商船船长交接班就没有这个待遇,闷声不响了。这些礼仪形式不仅体现了航海的传统和文化,也展示了航海的荣誉感。
网友是造船厂女工,她说作为人类代步工具,从轮船、汽车、到飞机,其中轮船运用最古老,远到郑和下西洋,所以经年流传会有各种规矩,中国的外国的,小心驶得万年船,所有礼仪都寓意安全美好,而船长已把这些礼仪刻在骨子里,流在血脉里,而我们近朱者赤,问群友都知道船是“她”了。